
11月13日下午,西渭(铁成)梦想家学院在高新校区南三楼会议室召开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建设研讨会。学校党委书记焦胜军,测检学院院长张福荣、高铁学院院长赵东、教务处副处长胡海东出席会议,梦想家学院全体教师、高铁专业群教研室主任代表和学生代表参会。会议由西渭(铁成)梦想家学院常务副院长刘渭锋主持。
会上,刘渭锋围绕西渭(铁成)梦想家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总体架构和课程建设思路作专题汇报。他指出,教学改革必须坚持“能力培养”为核心,围绕岗位需求重构课程体系,推动教学内容与产业场景深度绑定、教学资源动态迭代更新。面对人工智能技术加速重塑行业结构的新趋势,学院将统筹优化专业布局与课程内容结构,突出复合能力、数字素养与跨学科协同,着力培养能够适配未来行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高铁专业杨凯、测绘专业刘海弯分别就各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作汇报。高铁专业依托真实铁路工程项目和典型工作任务,分阶段、分岗位情境培养学生在路基、轨道、桥隧施工与工艺、施工组织与运输运营等铁路工程关键环节的综合协同能力;测绘专业紧密对接企业技术标准和岗位要求,构建“基础—提升—拓展”三阶递进课程体系。两位老师在汇报中均强调,以能力量规为评价主线,将学习任务、实践训练与过程性评价一体化设计,推动“学、练、评”闭环落地。
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程光威、李骏两位老师从课程结构优化与教学组织方式创新两个层面作了补充说明。通过实施集中排课、跨课程协同授课以及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等举措,有效打通课程之间的壁垒,增强教学内容的整体性和项目实施的完整度,为任务链教学和项目化学习提供更加高效的时间与制度保障。
学生代表分享了参与研究导向型教学的感受,认为这种模式促使他们从被动听讲转变为主动探究,虽然在项目中面临挑战,但极大地锻炼了解决复杂问题和团队协作的综合能力,学习主动性和成就感显著提升。
与会专家和教师代表围绕深化校企合作、课程内容升级与教学方式创新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针对BIM与制图课程有机融合、轨道测量课程任务情境优化、企业工程案例系统引入课堂等具体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为下一步专业群课程协同建设和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思路。

最后,焦胜军作总结讲话。他充分肯定了西渭(铁成)梦想家学院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和课程建设推进中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认为学院干部教师展现出了敢于担当、务实奋进的良好精神风貌。一是要充分肯定成绩、凝聚发展共识,在已有探索基础上进一步坚定能力导向的人才培养方向;二是要坚持问题导向、明确努力方向,正视当前工作中在制度衔接、资源整合、协同育人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三是要聚焦重点任务、系统部署下一阶段工作,紧紧围绕人才培养核心任务,持续优化课程体系和育人环境,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完善服务与支持体系,用一批看得见、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成果推动梦想家学院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西渭(铁成)梦想家学院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持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建设逻辑,加快构建对接新质生产力的能力型课程体系,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和区域产业升级培养更多具有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章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