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下午,学校2025年暑期“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出征仪式在高新校区诚信厅举行。学校副校长刘明学出席仪式、学工部、学生处处长陈明明、团委书记姚天魁、团委全体专兼职团干及二级学院团委书记、各实践团队指导老师、学生志愿者参会。
仪式上,艺术教育中心副主任杨旭现场公布了本年度社会实践立项结果。经前期自主申报、专家评审,全校共30支团队脱颖而出,即将于7-8月开展实践活动,涵盖爱国主义教育、中华文化传承、促进乡村振兴、服务基层群众、民族团结实践、产业企业调研等十大方面。30支实践团队多元赋能乡村振兴,志愿者们士气高涨,航测3231陈思梦作为志愿者代表庄严宣誓。
随后,陈明明为实践队代表授旗。鲜红的志愿服务总队队旗迎风飘扬,象征着陕铁院学子“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坚定信念。团委书记姚天魁对暑期实践工作进行了细致部署,结合《2025年陕铁院暑期“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文件要求,从实践内容、安全保障、成果转化等方面提出具体指导。他强调:“各团队要聚焦‘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主题,深入基层调研,避免形式主义,真正为乡村发展贡献智慧。”
刘明学代表学校党委向全体志愿者作动员讲话。他充分肯定了社会实践对青年成长的重要意义,强调“三下乡”“返家乡”活动是大学生了解国情、服务社会的重要平台。刘明学勉励同学们:“要扎根乡土、脚踏实地,将课堂所学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心怀‘国之大者’,在乡村振兴一线厚植家国情怀,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他还特别叮嘱各团队严守安全底线,确保实践活动有序开展。
30支实践团队、200余名师生志愿者共同参与,标志着学校青年学子服务乡村振兴、践行青春使命的暑期实践正式拉开帷幕。暑期社会实践是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课堂,更是青年学子锤炼意志的广阔舞台,检验学习成果的重要载体!立时代而兴起,应党旗之昭彰。希望参加社会实践的全体队员深入基层,联系群众,贴近实际,真正做到“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珍惜外出实践机会,用知识服务人民群众、聚焦主责主业,深刻感悟体会,绷紧安全之弦,圆满完成暑期“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各项任务。(杨欢/文 学生记者 陈晟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