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至26日,由陕西省教育厅主办,学校承办的2025年度陕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工业网络智能控制与维护、地理空间信息采集与处理、建筑信息模型建模与应用、环境艺术设计、高铁信号与客运组织、市政管线(道)数字化施工、消防灭火系统安装与调试、建筑装饰数字化施工等8个赛项顺利完赛。来自全省高职院校143支代表队的565名选手同台竞技,展现新时代技能人才的精湛技艺和职业风采。
工业网络智能控制与维护赛项主要考察参赛选手对工业网络、自动控制、智能制造网络、工业数据传输等知识的掌握,工业网络智能控制系统设计集成,包括元部件选型、搭建、组网、调试、数字化监控运维等能力和技能,以及团队协作、安全与质量控制意识、工程思维与工匠精神等的职业素养。考察参赛选手在工程现场,针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处理能力、创新、创意、组织管理与团队协调能力。
环境艺术设计赛项紧扣行业需求与教学标准,以“企业技术岗位综合设计能力”为核心导向。参赛团队围绕国家专业教学标准、行业规范及企业用人要求,聚焦设计方案的技术落地与实操能力,通过现场答辩全面考核选手的创新思维、表达能力和职业素养,充分体现“以赛促教、产教融合”的办赛理念。
高铁信号与客运组织赛项聚焦高铁信号系统调试维护、客运组织调度、应急处置等核心岗位能力,围绕铁路信号联锁系统操作、铁路信号设备检修、铁路信号设备故障排查处理、售票作业、站车作业、突发事件等核心技能,全面考察选手技术应用与团队协作水平、技能创新与综合能力。
市政管线(道)数字化施工赛项对标数字强国要求,顺应市政行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充分考虑市政管线施工技术岗位需求,注重对参赛学生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协同配合、创新意识等进行培养,促进职业学校学生进一步增强实践动手能力、运用专业技能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同时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应变能力、表达能力等。重点考核技能水平、职业素养、应用价值、团队合作及创新创意等五个方面。同时,展现市政管线施工技术人员实际工作过程,突出识图、数字化建模、施工组织与管理等综合应用能力。
地理空间信息采集与处理赛项聚焦地理信息技术(GIS)、遥感(R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等领域的应用能力,考核与评价参赛项目以及参赛团队在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及行业应用全流程中的技术实操能力水平、职业素养、项目应用价值、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为智慧城市、环境保护、交通建设等领域输送高素质测量高技能创新型人才。
建筑信息模型建模与应用赛项聚焦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和行业标准,围绕建筑信息模型真实工作场景和典型工作任务过程,全面考察选手在多专业协同建模、碰撞检查与优化调整、施工模拟与进度管理、工程量计算与深化设计、全生命周期应用等方面的技能熟练度和规范操作度,同步考察选手解决现场技术难题的创新思维、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团队协作的职业能力等,旨在选拔具备技术实操能力、创新思维和行业适应性的建筑信息模型复合型人才。
消防灭火系统安装与调试赛项紧扣消防行业技术发展需求,聚焦消防灭火系统的安装、调试、运维及应急处置能力考核。赛项设置高度还原真实场景,涵盖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的设备安装、管路连接、电气控制调试、故障诊断与排除等核心技能。参赛选手需在限定时间内完成“系统设计—安装规范—功能实现—安全评估”全流程操作,充分考验其专业素养与临场应变能力。
建筑装饰数字化施工赛项紧密围绕建筑装饰行业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岗位的实际工作场景与实践要求,参赛队伍围绕“技能水平、职业素养、应用价值、团队合作、创新创意”五大核心要素,精心开展项目设计,聚焦选手的技能创新能力。
学校按照省厅要求,高度重视赛事承办工作,成立了赛点组织机构,召开承办筹备工作会议,系统规划赛事方案,构建纪检监督+质量管控双保障机制,实现赛事组织全流程标准化、规范化运行,8个赛项均设立竞赛筹备工作组,全面做好队伍接待、赛事协调等有关工作。大赛期间,143支参赛队伍展现精湛技艺,裁判团队公正评分,百余名志愿者提供专业化赛事服务,全力保障比赛正常进行。比赛期间,赛场秩序井然。良好的竞赛组织获得参赛院校师生的一致好评,赛事承办取得了圆满成功。
作为陕西省双高建设单位,我校深刻把握技能竞赛对现代职教体系的战略价值。通过建立赛教融通育人机制,以竞赛资源反哺三教改革,未来将紧扣产教融合战略,打造竞赛-教学-科研-服务四维联动生态,持续输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全力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职教发展新范式。(张双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