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现场
4月29日,尼日利亚阿布贾城铁运营中国培训首期开班仪式在学校高新校区举行。尼日利亚驻华大使馆临时代办巴巴加纳・瓦基勒、首都地区部幕僚长阿马迪・奇迪・奥文达,陕西省教育厅对外合作与交流处处长文通,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孙湘春,学校党委书记焦胜军、校长韩小卫等领导出席,尼日利亚驻华大使馆工作人员、中国土木业务负责人、校方代表及全体学员共同见证开班时刻,仪式由副校长张学钢主持。
校长韩小卫致欢迎辞
副校长张学钢主持会议
韩小卫致欢迎辞,他对尼日利亚外宾、各位领导及学员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学校概况和在国际合作与交流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同时提到,中国对尼日利亚投资大幅增加,这为中尼产业合作、教育合作提供了广阔平台,希望以本次培训项目为契机,不断加强中尼教育合作和文化交流,实现共享共赢,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深化中尼友谊贡献力量。
尼日利亚首都地区部幕僚长阿马迪·奇迪·奥文达讲话
阿马迪·奇迪·奥文达在讲话中表示,阿布贾城铁(ARMT)项目不仅是联邦首都特区进步的象征,也是“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合作的重要成果。本次将尼日利亚的高层官员和技术人员带到中国,学习并直接参与先进的铁路系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尼日利亚学员们不仅要接受系统培训,更是要汲取那些使中国成为全球铁路发展领跑者的原则、思维和方法,从而改进ARMT系统,并指导尼日利亚城市公共交通网络的发展。他认为,对人力资源的投资与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同样重要,此次培训既是一次技术交流,也是中尼两国人民之间的外交桥梁。他坚信,这个项目将深化中尼友谊,强化中尼技术交流,并成为未来合作的典范。
尼日利亚驻华使馆大使巴巴加纳·瓦基勒讲话
巴巴加纳·瓦基勒讲到,中尼两国自建立外交关系以来,双边关系长期友好。近年来,高层互访频繁,中尼两国友好关系不断巩固,双边经贸合作取得丰硕成果。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工程承包跨越式发展,中国对尼日利亚投资大幅增加。阿布贾城铁项目是西非地区开通的第一条城铁,也是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召开以来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此次培训将开启中尼教育合作的新起点,将为中尼合作注入新的活力,中尼友谊必将源远流长。
中国土木工程集团党委副书记孙湘春讲话
孙湘春指出,作为项目的建设者和运营合作方,中国土木始终秉持“建一项工程、树一座丰碑、育一批人才、惠一方百姓”的理念。本次培训标志着阿布贾城铁从“硬联通”向“软联通”的深化,从“中国建造”向“中国运营经验共享”的跨越。未来三个月,希望学员们在华学习培训期间,珍惜机会、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积极交流,学有所获、学以致用。学员们既要成为阿布贾城铁高效运营的“守护者”,也要成为中尼技术交流的“架桥人”。
陕西省教育厅对外合作与交流处处长文通讲话
文通简要介绍了陕西厚重的历史文化、陕西“职教出海”基本情况。他讲到此次培训是中尼双方在职业教育领域合作的一次重要实践,也将对中尼职业教育合作的新方向、新模式进行积极探索,将有力推动中尼两国在更多领域的合作与发展。
尼日利亚交通局处长约瑟夫·奥拉图德·阿金特耶宣读培训纪律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齐红军作培训统筹安排
会议期间,尼日利亚交通局处长约瑟夫·奥拉图德·阿金特耶宣布了培训纪律要求。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齐红军对此次培训作了统筹安排。
会后,与会人员依次参观了学校智慧校园指挥中心、高速铁路实训工区、高速铁路隧道实训基地、盾构实训基地、桥梁综合实训基地、安全综合训练馆、建筑实训基地以及机车模拟驾驶室等场地。
据悉,尼日利亚阿布贾城铁项目由中国土木工程集团(简称中土)尼日利亚有限公司承建,是西非地区开通的第一条城铁,也是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召开以来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阿布贾城铁采用中国铁路技术标准,总长77.782公里。一期工程约45公里,设计最高时速100公里/小时。根据运营合同,中土公司将提供为期两年的运营服务。城铁一期连接了阿布贾市中心、阿布贾—卡杜纳铁路(阿卡铁路)及阿布贾机场航站楼,共设12个车站。阿布贾城铁二期工程将连接阿布贾主城区与周边的卫星城,带动整个阿布贾城市群的发展。拥有近两亿人口的尼日利亚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阿布贾是非洲地区人口增长最快的城市。城铁不仅改变了尼日利亚首都居民的出行方式,也带来城市的不断扩容,对推动首都及周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阿布贾城铁项目中国培训班首期时长3个月,包含48天的理论培训、30天的企业学习与观摩以及12天的文化体验与交流。(邵健/文 杨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