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9日《教师报》第8版视点题: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信息化驱动教育教学变革

时间:2022-07-08浏览:260设置

6月29日,《教师报》刊登文章《以信息化驱动教育教学变革》,报道了学校信息化建设在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形成的突出成果。

2022年6月7日,《教师报》记者深入学校采访调研学校智慧校园建设情况。分别走访参观了学校多个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智慧校园指挥中心,云计算数据中心等身临其境感受信息化建设及应用水平。随后,记者采访了信息化建设相关负责人,了解学校“123+N”智慧校园混合云架构体系下的智慧校园管理、应用及服务能力的内在驱动力、“互联网+”混合式教学的模式创新以及信息化资源建设与应用融合的的执行力,对学校信息化应用能力给予赞赏。

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AR/VR虚拟仿真实训教学 

  安全教育实训教学



  6月7日,在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陕铁院”)实训大楼的一间教室里,盾构专业教师马玉真在控制台上轻轻一点,电脑屏幕上虚拟仿真盾构机的刀盘开始了旋转掘进,工作情况看得一清二楚。“每次上课,学生们都抢着操作。操作平台和实际设备上是一样的,可以确保学生工作后直接进行操控。” 
  这样的虚拟仿真实训室在陕铁院还有很多,教学中一些难以实现的施工、操作等,通过仿真技术变得容易看得见。近年来,该校建成了云计算中心,设计了“123+N”智慧校园混合云架构体系,以改进课堂生态、构建“互联网+教育”为抓手,全面推行混合式课堂教学,实现了以信息化驱动教育教学变革的目标。 


混合式教学,课堂教学新常态 
  在学校另一处实训场地,一台近百米长的盾构机横卧在地上,巨大的刀盘整装待发。“盾构课程采取‘虚实结合’的方式,学生不仅可以在虚拟仿真端‘看得见’,还能让真实的静态盾构机‘摸得着’,达到虚实结合的效果,这种结合对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非常有帮助。”马玉珍告诉记者。 
  现如今,“互联网+教学”的混合教学模式应用已成为陕铁院课堂教学的新常态,95%的教师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平台、教学应用活跃度和上传资源数高居全国第二。通过仿真教学、线上线下教学,也破解了昔日无法解决的一些难题。 
  以前,陕铁院的学生实习实训在铁路建设单位,有人数多、时间长、地点分散等特点,造成指导和管理难度大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发了“习讯云”实习管理平台,实行学校、学院、指导教师“三级管理”。通过实习管理平台,教师可以实现网上实习审批、处理学生签到预警、监控学生是否在实习单位、批阅学生周报月报等。这一实习管理平台,为学校打开了实习的“黑匣子”,创立了学校“1—3—5”预警机制,学生1天不签到预警到指导老师,3天不签到预警到二级学院,5天不签到预警到学校教务处,同时实习管理平台与学校大数据平台数据深度融合,对接了13类实习基础数据。 
  “这样,对身处千里之外的实习学生得到了有效管理,拓展了实践教学时间与空间,实现了顶岗实习教学的可管可控,提高了学生在单位的实习质量。”陕铁院信息化与网络安全处处长王传合介绍。 
  “我们学校学生锻炼的氛围很浓,每天晚自习后,校园内、操场上跑步锻炼的学生黑压压一片。”学校教务处主任宋德军说,以前学校操场“空空如也”,现在是“人山人海”,促使这一变化的是学校引入了“步道乐跑”平台,同时制订了配套文件。文件规定,每学期学生跑步40次为合格,少于25次体育成绩不及格,次数越多分数对应越高,男生每次跑步不少于2.8公里,女生每次不少于2.2公里。将辅助教学平台成绩与体育课成绩挂钩,引导学生走出教室、宿舍,走向操场。学生体测数据逐年提升,身体素质稳步提升,学生体育竞赛成绩始终处于全省高职院校前列。 
  信息化深度融合教学无处不在。在“互联网+思政”上,学校通过“三微两网一社区”融媒体平台,打造“出彩铁院人”网络思政育人品牌,在主要网络平台发出青年声音,凝聚青年力量;艺术教育方面,学校立足智慧职教平台,逐步形成了“一专多能”的特色艺术教育模式;学校还建设了学生管理系统、易班、PU口袋APP等“三维一体”的学生综合评价考核系统,从10个方面52个具体观测指标,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考核和评价。 
  采访中,测绘专业教师刘莎告诉记者,在平常的教学中,老师们主要使用的教学平台是智慧职教平台,线下、线上教学中使用很多。在线下教学中,学生的签到由原来的纸质改成线上签到,签到可以用手势签到,也可以用二维码签到,方式改变了,学生签到积极性很高。教师袁曼飞说:“老师提问时会使用手机摇一摇,随机性很高,摇到谁谁来回答,回答正确在系统里直接给分。通过平台,学生可以看到自己每节课的得分情况,对学习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也得到了学生的好评。学生孙伟强说:“老师现场手机答题采用摇一摇,既有摇不到自己的那种失落,又有摇到万一不会的那种恐惧,大家上课积极性很高。”“老师用云课堂提前上传拍的网课,上课没听懂的,下课后可以继续学习。”学生吕小伟说。 
信息化资源,突破教学重难点 
  “信息化资源的开发非常关键,因为平台只能协助你去完成教学,可是对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没有实质性的作用,而教学资源却有这样的作用。”刘莎称,“平时,老师们自己会主动开发一些教学资源,包含2D动画、3D动画、微课等一些视频性的教学资源,它们对突破教学重难点有很大帮助。” 
  学校目前建成了2个国家级、6个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21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97门校级在线开放课程,并将数据自动同步至学校数据共享中心,利用大数据分析平台,从课前、课中、课后构建“资源丰富度、课堂活跃度、教学满意度”的三个维度分析预警体系。 
  宋德军向记者介绍,为了提升教师信息化能力,学校将信息化能力纳入职称评审体系,从信息化基础能力、研究能力、整合能力、融合能力、应用能力等5个维度,设定3个等级,构建了“五维三级”信息化教学能力评价体系。同时加大教师信息化素养的培训力度,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每年培训不少于1000人次。 
  “这两年因为疫情的特殊情况,我觉得信息化教学的方式方法非常必要。在网上跟学生开展教学信息化手段,除了一些平台外,还得有一些2D、3D虚拟仿真的平台可以让教学轻松起来。”刘莎告诉记者,“我使用平台的频率非常高,每天都会使用,也很满意。”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陕铁院为确保“延期不延教、停课不停学”,利用信息化手段,发挥信息化预警优势,强化线上教学监控,全力保障教学工作“不断线”、教学标准“不降低”、教学质量“不缩水”。 
  学校发挥“国家级、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作用,免费向社会开放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等2个国家级、铁道工程技术等6个省级资源库和省级在线开放课共计83门课程,为同类高校和社会学习者提供免费教学资源。与渭南移动、渭南电信商洽,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赠送流量,全力保障线上教学正常开展。据智慧职教平台统计,该校资源贡献排行榜全国第三、教学应用排行榜全国第二。

新闻链接:http://epaper.sxjybk.com/jsb/20220629/html/content_20220629008001.htm

上一篇:下一篇:
返回原图
/